
该项目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西南长江边,离茄子溪滚装码头1公里,水陆交通便利,建设内容包括仓储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配套用房3800平方米,车库及设备用房3万平方米,停车位729个,室外446个,室内283个。项目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目前11、13号楼主体结构完成,12号楼负一层结构完成。
项目建设初期曾遭遇严峻挑战。据项目经理龙新介绍,施工现场回填土与岩石层交错分布,土层松散不均导致桩基成孔难度大,易出现塌孔等问题。最终,项目团队通过精细化施工管理,成功克服复杂地质条件制约。
不仅如此,面对高温天气,项目团队还精准施策破“烤”验,动态调整施工节奏,在每日清晨5点至10点、傍晚5点至10点开展户外施工,避开高温时段。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看到,施工现场还设置了2处遮阳休息区,定时配送绿豆汤、冰镇饮用水及防暑药品。项目上每日都会安排专人对各个工作面进行巡查,及时掌握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状况。
由于夏季混凝土水分蒸发较快,项目团队也因此进行了优化混凝土配比方案,通过添加专用外加剂延缓水分蒸发,混凝土浇筑后立即覆膜养护,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双达标。
面对复杂的场地限制与气温等多重考验,项目团队以高效施工能力交出亮眼答卷。自首根桩基完成至全面冲出“正负零”,用时不到5个月。同时,项目高质量施工成效显著,桩基施工一类桩占比达96%以上,混凝土一次成型合格率保持高位。

在核心冷库攻坚战中,创新工艺成为破局关键。面对狭小场地限制,项目团队采用"预成孔植桩工艺",现场通过调度履带吊、旋挖桩机等大型设备,实现桩基与主体结构协同施工。 此外,项目团队还将塔吊基础植入电梯井道,显著减少施工缝留设,同步提升吊装效率,有效降低冷库渗漏风险。
据悉,项目建成后,将以冷链物流与食品加工为核心产业,配套发展产业孵化、滨江休闲等业态,在保留历史建筑的同时,进行增量扩容,着力构建集农产品集配、文化旅游、产城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力争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升级示范区、川渝地区重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冷链+文旅”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