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闻天下 综合频道 文旅专题 查看内容

铜梁:从田园诗画到宜居宜业 3年完成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 ...

2025-8-13 15:43| 发布者: 刘昊迪| 查看: 8| 评论: 0 |来自: 重庆华龙网

      近日,记者走进铜梁区围龙镇龙湖村,环顾四周,绿意盎然。桥亭湖畔的桃园冻库里,村民们正在整理部分桃子,准备酿造蜜桃酒。

“今年蜜桃特别甜,物流也给力,销售额达七八十万元。”桃园管理人员蒋和芬说。

不远处的李家湾院子里,村民李继绿站在修葺一新的庭院前告诉记者:“现在环境变美了,儿子准备回来开客栈。”

这样的场景,正是围龙镇历时3年在龙湖村、龙隐村打造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的生动缩影。从2022年的“画里桃源”到2023年的“稻香渔歌”,再到今年的“瓦上秋光”,围龙镇正以宜居宜业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一房一案”塑形魂:颜值与功能双升级

走进龙隐村,白墙黛瓦的农房错落有致,庭院里花木扶疏。

村民蒋德课家的院坝里正晾晒着刚刚收割回来的稻谷。蒋德课一边翻晒着稻谷,一边与记者聊起了家常:“我们这个房子改造的时候,设计师充分考虑了我们的意见。现在院子变漂亮了,有坝子、凉亭,还有吊椅,娃儿、孙孙周末回来住两天,安逸得很。”

据了解,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第3期项目“瓦上秋光”在龙隐村选取1、2、6组为核心整治区域,紧邻前两期“画里桃源”“稻香渔歌”片区和渝蓉高速围龙互通,区位优越、联动便利。项目依托火烧店生态湖自然资源,融入民宿、露营、康养等项目。项目共实施房屋庭院整治提升50户,其中安居型23户、宜居型26户、乐居型1户。设计上,围龙镇邀请设计团队为每户庭院量身定制设计方案,同时推进新建绿化、新增亮化设施、丰富乡村景观等综合环境整治。

产业造血:蜜桃甜了,安居乐业氛围浓了

美丽庭院不止于“面子”,更要有“里子”。据围龙镇党委副书记彭韩介绍,示范片建设与特色产业同步推进。桥亭千亩蜜桃在晴好天气的加持下,今年产值创历史新高;龙湖村依托生态湖资源吸引5家民宿落户,村民返乡开起了米线馆、农家乐,“美丽经济”持续升温。

桃园里,10多位村民正在给桃树浇水。据了解,桃园带动周边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2000余元。更可喜的是,像李继绿儿子一样的返乡青年渐增。“环境好了,回来创业比打工强。”这成为大家的共识。

“不少村民都自发地把房子修得更漂亮了,有些还办起了农家乐、民宿。”龙湖村党支部书记罗献平说,现在,龙湖村安居乐业的氛围更浓了。

共建共治共享:长效管护让美丽“不折旧”

为推进示范片项目的管护运营,围龙镇还坚持建管并重,着力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探索“镇村联动+群众自治”新模式,组建专职保洁队伍,完善卫生评比和奖惩制度,实现庭院卫生常态化、制度化管理。

“三分建、七分管。”每30户农户设1名专职保洁员,薪酬与“最美庭院”评比积分挂钩;每季度公示“红黑榜”,积分可在村电商超市换购生活用品;家禽圈养、垃圾分类写进村规民约,违约3次取消评优……专职保洁队、卫生评比制度让美景常驻,“铜心小院”自治模式更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现在的院子,连一片枯叶都有人抢着扫。”村民罗辅琴笑着指向家门口的小院议事角,“大家摇着蒲扇就把事议了,比城里广场舞还热闹。”

“美丽庭院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新起点。” 彭韩说,接下来,围龙镇将串联三大示范片形成农文旅环线,引进康养、露营等新业态,持续推动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建设与巴渝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

(记者 李拉拉)

责任编辑:王婷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