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闻天下 综合频道 聚焦头条 查看内容

活力中国·低碳重庆丨放大“乘”法 “数字重庆”打开新场景 ...

2025-8-20 14:37| 发布者: 刘昊迪| 查看: 1| 评论: 0 |来自: 重庆华龙网

        核心提示:

向绿而生,重庆追求低碳发展。在中央宣传部指导下,央地媒体走进区县开展“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收获满满。第1眼TV-华龙网记者注意到,在海量的信息背后,有四条脉络清晰可见,这就是产业新路径、智慧新场景、低碳新范式和雄奇新风景,而在它们的背后,则是重庆关于“加减乘除”的发展思考。

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大渡口。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大渡口。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数字化车间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数字防线打造城市治理新范式……重庆,这座长江上游的超大城市,如何解锁更智慧、更聪明的未来?乘“数”而上,日前,“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画上完美句号,央地媒体深入各区县的园区、企业,切身感受数字重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的强劲动能。

城市治理新范式

数屏联动守护城市安全

鼠标轻点,云阳县陡峭的危岩、巫山县潜在的滑坡体风险,瞬间一比一“复刻”进电脑。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重庆打造的一款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它汇聚了气象、水利、规资、住建等23个部门的3400万余条数据,实时连接5万余台监测设备,如同为每座大山装上了“电子神经”,经大数据运算与人工智能深度协同,精准解答着防灾减灾的核心三问:“病灶在哪?什么毛病?何时发作?”

“现场雨势如何?地质风险有无异动?”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讲解员轻触屏幕,瞬间与身处沙坪坝一线的地质专家高清连线。“一屏观全域,一键达现场”,让千里之外的险情“近”在眼前,这套系统已成为重庆守护生命的数字盾牌,仅今年主汛期,就成功预警地质灾害险情3起,为1.2万余人抢出宝贵的避险黄金时间。

无独有偶,化工产业聚集的长寿则用“一张图”守护化工安全命脉。通过应急指挥中心高效联动消防、环保监测、医疗救护、智慧园区,构建起高于国家标准的五级水污染风险防控体系,实现辖区数据全集成、监控全覆盖、值守全天候、应急一键响应的“三全一键”管理。

危岩地灾风险管控。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危岩地灾风险管控。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在重庆,数字治理的触角,早已从应急抢险的“惊心动魄”,延伸至守护绿水青山的“细水长流”。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深知一江碧水的分量,距离中心城区几百公里外的“江清岸洁”智管应用平台,就悄然改变着长江生态保护的逻辑。

通过一块智慧屏,清漂船的作业轨迹、重点水域的清洁情况一目了然,这是因为该平台在长江奉节水域43公里主干流上,接入物联网感知设备25个,同时采用“航线避让+专业监测+工程治理”的模式进行风险管控,还通过卫星遥感的智能化识别、无人机定期巡查发现、地面监测设备动态监测预警,构建起“预警、拦截、清理、处置”四重防控体系。

以数字之力,重塑超大城市的治理范式,重庆构建起一套“数字生态环保”体系,不仅让城市更安全、发展可持续,更让母亲河永葆生机。

智慧产业新基座

数据驱动绿色低碳转型

重庆是制造重镇,昔日钢花飞溅的大渡口,曾承载着重钢的厚重记忆,而九龙坡,同样铭刻着汉阳兵工厂百年工业的荣光。时代浪潮奔涌,传统工业基地如何突围?数字重庆战略下的“数实融合”浪潮,正为老工业区注入澎湃新动能,驱动其向“智造重镇”跃迁。

走进大渡口海康威视重庆科技园,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整洁有序的厂房、先进智能的设备,还有专注投入的工人,这些正是大渡口“筑数字巢、引金凤凰”的生动注脚。

重钢之后,告别“单位能耗”的旧模式,大渡口锚定“亩均论英雄”,精准培育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高附加值产业。而海康威视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现代化的厂房、先进的设备和智能化的生产线,更打开了产业升级的“数字开关”。自2016年一期投用至今,这个智能安防领域的龙头自身蓬勃发展的同时,释放出强大的“数字磁吸效应”,成功吸引了十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这些项目如同被数字纽带串联的“创新种子”,在大渡口生根发芽,共同构建起一个生机勃勃的智能终端与数字技术产业集群。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同为工业之都的九龙坡,其转型路径深深烙刻着“数字重庆”的印记。依托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高新区和市级特色产业园区的平台优势,九龙坡以“数字赋能、集群发展”为路径,系统构建起“248X”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这一体系以先进材料、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主导,以高端装备制造、氢能、高端摩托车、软件信息服务为优势,清晰指向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

在“数字重庆”建设的强力支撑下,重庆工业转型成效斐然。目前,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9.5%、高于全国9.5个百分点;推动绿色化与数字化“双化”协同,成功上线“工业绿效码”,实现绿色工厂“精准画像”、政策“精准推送”、红利“精准投放”、支持“精准到位”。

科技场景新体验

数字点亮城市品质生活

数字重庆建设,旨在加快形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整体推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看似冰冷的代码,正化作千家万户触手可及的温暖与便捷。

依靠大数据AI算法、基因图谱等新兴科技,涪陵研发的“榨菜产业大脑”成为农户的好帮手。农户只需点开手机小程序,对着地块进行识别,系统就能精准告知最适宜种植的榨菜品种,轻松破解品种选择难题。农户还可借助“榨菜大脑”识别作物病虫害,系统会点对点分析病因、提出防治方案,实现病虫害的早发现、早处理,避免扩散蔓延。

赛里斯现代工厂。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赛力斯现代工厂。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拓普汽车底盘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坐落在沙坪坝青凤科创城,记者走进车间,只见机械臂灵活挥舞,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一块块轻量化底盘部件在精密设备中快速成型,全自动化设备一个班次只需2名工人,就能完成1200套地毯膜压,而传统生产方式需要5人才能生产500套,数字化管理大屏实时跳动着生产、能耗等数据,彰显“数字重庆”与“重庆智造”的有机融合。

运用大数据和智能化,一块木头还能精准实现从打孔、封边到分拣、包装的全过程,这块由“重庆造”的家居定制品牌,正从巴南推向世界,在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已觅得经销商……

向“新”而行,数字重庆的新场景还有很多,它不再遥不可及,而是成为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增添日常便利与趣味的“隐形伙伴”,让3000万市民真切感受到智慧城市,就在身边。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攀/文

责任编辑:石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